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林清轩“高毛利率神话”背后:“单品依赖症”与合规隐忧

林清轩“高毛利率神话”背后:“单品依赖症”与合规隐忧

近日,国产高端护肤品牌林清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冲刺“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其招股书显示,2024年,林清轩营收达12.1亿元,毛利率高达82.5%,远超同行。

然而,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是林清轩对单一产品“山茶花精华油”的过度依赖、联营模式扩张乏力,以及“重营销轻研发”导致的合规风险。这家以“高端国货”为标签的品牌,能否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证明其可持续增长能力?

高定价支撑高毛利率

林清轩成立于2003年,专攻功效护肤领域。主打功效护肤概念、以中高端为定位的林清轩用一瓶“红山茶花精华油”,成功获得资本青睐。目前,林清轩拥有188个SKU(最小存货单位),涉及精华油、面霜、乳液等品类,其中山茶花面部精华油为核心产品。2024年,林清轩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零售额排名第一。

2022-2024年,其营收从6.91亿元跃升至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2.5%;毛利率从78%攀升至82.5%,2024年更创下行业新高。

支撑这一高毛利率的,是林清轩的“高定价策略”。以核心产品山茶花修护精华油为例,第五代30ml规格售价达829元,而初代产品定价仅为377元,5年间价格涨幅超119%。更令人瞩目的是,其“抗皱时光套装”(精华油+时光水+时光霜)售价高达2094元,直逼国际大牌兰蔻菁纯套装(2500元)。

林清轩的产品价格体系亦引发争议。2023年末,其推出售价1702元/75ml的“沉迷山茶花”香水,远超国际大牌定价,最终因消费者质疑而下架。

然而,高售价并未完全转化为高利润。2024年,林清轩净利率为15.4%,虽较2022年的-0.9%大幅改善,但仍低于同行。其核心矛盾在于:营销费用吞噬利润。2022-2024年,林清轩销售及分销开支累计达16.84亿元,其中营销费用达7.6亿元,占营收比重超30%。

营销费高企的同时,是林清轩研发投入长期不足。2022-2024年,其研发费用累计仅为7126.9万元,占营收比重不足3%。

虚假宣传多次被罚

林清轩的“重营销轻研发”模式,不仅导致利润被吞噬,更引发合规风险。

今年2月,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一门店处以2.1万元罚款,原因是广告中宣称产品具有“抗老”功效,但实际并未获得相关认证。事后,品牌创始人孙来春通过微博道歉,承诺加强内部管理并排查宣传合规性。

这一事件并非孤例。2021年,林清轩曾因宣传产品具备“修复皮肤”功效被上海浦东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万元,问题在于该产品仅具备“修复皮肤屏障”功能,表述存在误导。

林清轩“高毛利率神话”背后:“单品依赖症”与合规隐忧

林清轩“高毛利率神话”背后:“单品依赖症”与合规隐忧

2018年,林清轩全资持股的北京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当地市监局罚款2万元,事由为其制作的山茶花润肤油广告内容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该公司已于2022年2月注销;2019年,其全资孙公司上海小园香径化妆品有限公司(于2023年注销)又因虚假宣传被罚。

业内认为,林清轩‌多次‌因虚假宣传“抗老”功效被罚,反映其宣传管理存在系统性漏洞。尽管品牌公开致歉,但屡次违规对其IPO进程及高端国货品牌形象构成风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林清轩的营销策略引发消费者反感。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达270条,主要集中在过敏反应、退款难等问题。有消费者反映,在江苏泗洪门店购买的奢宠面霜,使用后出现脸部红肿;另有用户反馈,在抖音直播间购买的精油,使用后出现泛红和粗糙现象,但商家仅退还小样款项,售后态度恶劣。

林清轩“高毛利率神话”背后:“单品依赖症”与合规隐忧

依赖大单品联营模式扩张乏力

林清轩的“大单品战略”成就了品牌崛起,但也埋下隐患。作为核心产品,过去3年,山茶花精华油一直是林清轩收入最高的品类,贡献了近四成收入,2022-2024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1.5%、35.3%、37.0%。同时,其他产品线表现平平,面霜、乳液等品类销售占比始终低于20%,防晒霜虽在2024年实现营收3640万元,但占比仅为3%。

林清轩在招股书中明确指出,如果未来市场偏好发生改变,消费者不再热衷于“以油养肤”的护肤理念,或者公司在新品研发上无法取得突破,难以推出能够接替精华油地位的新产品,那么公司的收入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威胁。

为突破增长瓶颈,林清轩自2023年起开放联营与加盟模式,试图通过轻资产方式加速线下扩张。然而,招股书数据显示,这一战略并未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林清轩线下直营门店贡献营收3.98亿元,占比超九成;而联营与加盟门店合计收入仅为4575.7万元,单店效率不足直营门店的三分之一。

更严峻的是,联营与加盟门店的关店率居高不下。2024年,联营店关店率为23.48%,加盟店关店率更高达28.1%。此外,联营合作伙伴平均运营门店仅1.09家,加盟商平均运营门店1.14家,远低于成熟连锁体系的标准。

相比之下,直营门店仍是林清轩的核心利润来源。2024年,直营门店毛利率高达86%,联营门店毛利率为71.5%。林清轩在招股书中坦言,未来将战略重心从加盟模式转向联营,但这一转型能否成功,仍需时间检验。

孙来春曾公开表示,目标是“打造世界五大化妆品家族之一”。业内认为,从目前的产品结构、研发投入、运营模式、合规表现来看,这一愿景仍显遥远。若无法在上市后解决单品依赖、提升研发能力、优化联营模式,其“国货高端”标签或将面临市场重新审视。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永辉超市CEO空悬,董事张轩宁一人反对“改革领导小组”

永辉超市CEO空悬,董事张轩宁一人反对“改革领导小组”

3月17日,永辉超市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后,公布了新任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及改革领导小组。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25-03-18 09:34:29
改造频繁注册“胖永辉”商标,永辉超市做得成第二个胖东来吗?

改造频繁注册“胖永辉”商标,永辉超市做得成第二个胖东来吗?

“胖改”并未让永辉超市遏制住持续多年的颓势。

鳌头财经 2024-12-16 16:04:48
永辉超市清仓中百集团

永辉超市清仓中百集团

12月18日,永辉超市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出售资产的公告。

物流指闻 2024-12-19 10:33:57
永辉超市2024年预计净亏损14亿元

永辉超市2024年预计净亏损14亿元

1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净亏损14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3.3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1-15 14:27:12
永辉高管年轻化洗牌,重建供应链团队,要走山姆走过的路

永辉高管年轻化洗牌,重建供应链团队,要走山姆走过的路

对于改革阵痛期,永辉超市的预估是应该要持续12-18个月。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25-06-18 08:56:46
自助餐市场的风又吹回来了

自助餐市场的风又吹回来了

高端餐饮亲民化、自助餐厅增设单点、社区餐饮遍地开花,尽显餐饮品牌贴近大众的转型思路。

北京商报 2025-03-24 13:43:13
永辉超市大变革,从冷落CEO开始?

永辉超市大变革,从冷落CEO开始?

随着公司股东的大变动,永辉超市的人事大调整也随即展开。

斑马消费 2025-03-19 09:02:21
永辉超市一季度营收174.19亿元,同比下降19.32%,调改“新永辉”何时见增长?

永辉超市一季度营收174.19亿元,同比下降19.32%,调改“新永辉”何时见增长?

4月25日,永辉超市公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25-04-27 10:51:31
永辉调改摸入深水区

永辉调改摸入深水区

日前,永辉通州万达店进行了调改开业,截至6月2日,永辉全国调改门店数量达94家,预计7月底将达到150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中华网财经 2025-06-04 21:16:02
商超大整合:比优特收购永辉东北两省12家门店

商超大整合:比优特收购永辉东北两省12家门店

商超整合的大幕开启。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25-03-19 09:18:13
创新药赴港上市潮起

创新药赴港上市潮起

创新药的火热行情不仅反映在二级市场上,近期以来,港股IPO市场也出现药企扎堆申报上市的情形。

北京商报 2025-06-16 15:35:25
进入名创优品时代 永辉着急“动刀”

进入名创优品时代 永辉着急“动刀”

永辉正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度变革。3月20日,永辉公告称将由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而根据此前公告,永辉公司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为叶国富。

北京商报 2025-03-21 14:58:47
永辉超市在北京新增两家调改店

永辉超市在北京新增两家调改店

3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永辉了解到,永辉超市将在北京新增两家调改店。

北京商报 2025-03-12 14:00:46
德福科技上市次年转亏

德福科技上市次年转亏

2023年登陆A股市场的德福科技(301511),2024年财报就出现亏损。

北京商报 2025-04-21 13:40:07
医疗企业,疯狂涌向港交所IPO

医疗企业,疯狂涌向港交所IPO

近期,港交所医疗健康企业IPO申请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动脉网 2024-12-18 09:01:10
医保谈判新动向!一条最卷赛道“杀疯”了

医保谈判新动向!一条最卷赛道“杀疯”了

2025年医保谈判已非常临近了。

健识局 2025-06-19 14:25:19
罗马仕召回49万台“充电炸弹” 安全失控的国民品牌深陷危局

罗马仕召回49万台“充电炸弹” 安全失控的国民品牌深陷危局

连续11年蝉联天猫双11移动电源销量冠军的罗马仕,正因49万台存在爆炸风险的充电宝召回事件,充分暴露了安全失控的顽疾。

鳌头财经 2025-06-23 15:49:49
苏宁易购拟4元出售4家家乐福子公司

苏宁易购拟4元出售4家家乐福子公司

6月19日晚,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易购”)发布公告。

北京商报 2025-06-23 14:17:41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
OSZAR »